人工智能時代“反房地產”?金地集團馬丹:房子要接納變革
中國網財經9月1日訊(記者 李春暉)人工智能將給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影響,這一認知已經獲得了廣泛認同。那么對于曾經的支柱性產業——房地產業來說,如何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呢?
不久前,一位房地產大佬說人工智能時代“反房地產”,引發了廣泛熱議。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出了不同觀點。8月30日,在由金地集團(600383,股吧)、網易房產攜手,特邀福布斯中國舉辦的“和世界擁抱以后——對話福布斯中國30U30精英”論壇中,金地集團華北區域營銷總經理馬丹表示,房企應該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產品中的應用,讓房子更具包容性,能夠及時接納先進理念和技術,持續不斷給客戶提供舒適生活。
人工智能作為下一個“風口”,成為創業者和資本最熱衷的領域之一。在“對話福布斯中國30U30精英”論壇上,人工智能成了在場年輕精英們不約而同的話題。
云知聲聯合創始人趙億陽表示,人工智能這個行業帶來的想象力非常巨大。真格基金董事總經理顧旻曼表示,人工智能改變時代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正在發生,它會給人們的工作和社會生活帶來巨大變革。
那么,當房地產遭遇人工智能,一個是曾經的經濟支柱,一個是未來的經濟爆點,二者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不久前,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在公開場合表示,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是“反房地產”的,這意味著房價會降。“房地產之所以發達,是因為人有"擁有"的欲望,要有一個房產證,"擁有"的欲望促成了房價不斷上漲。而在人工智能、互聯網時代,使用比擁有更重要,分享比使用更重要。”潘石屹稱。SOHO中國“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方式,是打造共享辦公空間,向輕資產轉型,做輕資產平臺。
不過也有房地產業內人士持有不同的思路。
金地馬丹:用人工智能打造房子的新競爭力
在上述論壇中,金地集團華北區域營銷總經理馬丹表示,隨著一線城市土地資源越來越稀缺,未來人們對于房產更換的頻率會越來越慢。“可能未來十年都住在同一套房子里,那如何保證這十年里這套房子能夠持續不斷給客戶提供非常舒適的生活?隨著人工智能、健康醫療等科技的發展,讓房子的包容性更強,能夠及時接納這些先進的東西,是開發商非常需要研究的問題。”馬丹稱,“這些會成為房地產行業未來競爭的重要比對。”
金地集團認為,人工智能是世界人居標準的深度體現。馬丹以金地集團與電建集團聯合開發的“電建·金地華宸”為例,該社區已經融入很多人工智能設施。“產品本身的打造是我們第一要務。電建·金地華宸園林景觀中所有的智能設施,包括小區中所有的物聯網,能夠在家庭終端全面實現監控。”馬丹稱。
“房子和家之間如果想畫上等號,這個過程是非常復雜的。”馬丹認為,這需要對目標人群的生活方式進行深入研究,搭建模型、進行模擬,把人們對生活的想象變成一種描述,直接地呈獻給客戶。
“我們希望能將更多智能的東西融入到產品中,希望人們能在其中生活得更好。” 馬丹表示。